《盆景那些事》3 盆景的定义及盆景植物生长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规律
发表于:2018年09月03日 浏览量:1088
第三节、盆景的定义及盆景植物生长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规律
盆景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都有着美的共同属性,如:社会属性、文化属性、收藏属性、价值属性等等以及自身内在美的属性,但盆景唯独还有着其它美的艺术形式没有的自然生命属性,这是最独特的。要说什么是盆景?定义中截然离不开这个生命属性特征的表述。那我们就根据这个特征来给盆景下个定义:盆景是采用山石、植物、土壤等主要元素,经作者艺术化提炼、浓缩、组合多元素,营造自然景致于器皿中,并能表达人文情感,需连续性创作的有生命特征的艺术品。是否确切,有待大家升华。
定义中包含了客观和主观两大内容,主观内容是指“经作者艺术化提炼、浓缩、组合多元素,营造自然景致于器皿中,并能表达人文情感,需连续性创作的……”;客观内容是指“盆景是采用山石、植物、土壤等主要元素,……有生命特征的艺术品。”我们这一节不去探讨主观内容,因为在后面的讲座内容中,我们将用专节探讨。
我们想入行盆景,而不把貌似合理的定义中最活跃、最难把握、最容易给人带来痛快或苦恼的植物因素搞清楚了,否则,后面的路,一条都走不通。
盆景艺术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不同社会意识形态派生的精神产物,它要受到不同地域、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人群的制约,这就呈现出了艺术的多样性。在上面这个自然段里,我们必须得抓住“地域”这两个字,因为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水土长一方树,都是地域惹的“祸”。因此,从你开始进入盆景艺术的初级阶段,你就了解到地域与植物存在联系,剩下的就是个人艺术修养提升的日久天长了。
地域是形成物候的基础,地域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区别,地域更凸显植物生长的规律。人的定居地长距离移动,可能需要几年的生活适应期,然而植物在地理位置限度以外的移栽,就要打破几千万年的遗传适应性,这就是我曾经反复给盆景人提到的,不要盲目投资买盆景材料,要先懂点盆景植物生存的普遍性规律和特殊性规律。
植物生存的普遍性规律很好理解。盆景植物除四季外部形态上有差异以外,植物的各器官功能大同小异;植物的各器官运行机理也基本相似;都有“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生长规律;都有顶枝向上优势、顶根向下优势、创伤愈合优势、分生细胞密集优势、趋光优势、趋水肥优势、本土优势;基本都有细胞组织无性繁殖功能;都有从发芽到死亡的生长大周期;都在一个地球上,同在一个阳光下,经受着地域物候如:光、温度、水、大气、土壤、生物、地形诸因子的洗礼。

岭南福建茶在北方搭温棚越冬
地域是一门自然界植物的季节性现象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之间建立的相互关系的科学,通过观测和记录植物周期性的生长变化,探索植物发育和活动过程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周围环境条件的依赖关系,进而了解气候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植物的影响。在自然界中,在某一相同区域,会存在多种盆景植物共生,在共生群落里,几乎只有普遍生长规律,而没有特别明显的生长特殊规律。例如在我国中原地区,榆树、朴树、冬青、三角枫、火棘、金弹子等,都能在共生区域找到。由于生态诸因子如:光、温度、水、大气、土壤、生物、地形等不可能同时在同一地域对所有植物平均发生作用,因此,所有因子在对其强弱不均的作用环境下,特别是有突出作用力的交替作用下,形成如:绿水青山、湿地雨林、冰雪荒原、大漠沙丘,这些自然风貌的迥然差异都是生态个别主导因子长期作用下的产物,地域盆景素材根植于这个“产物”中,因此,它有着大物候掌控小物候呵护的强大生命力。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博,地质形态多样,母岩化学成分差异大,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的水平和垂直分布梯度大,植物生长的自然生境各有特点。中国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因此组成的植被群落类型繁多。从森林、草原到荒漠,从热带雨林、寒温带针叶林到山地苔原,应有尽有。中国植被的水平和垂直分布格局是遵循纬度和山地高度气候差异变化而对应出现的植被梯度分布规律。我国山地面积广阔,山地植被、土壤类型多,植物生长一方面受山地纬度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山体的高度、山脉走向、山峰坡向、山面坡度等影响,也就是不同的地域物候和母岩生长着专属的植物种类,这种专属的植物种类经过长期渐变性的群落演替之后,逐渐安下家来,形成了当地的植物特种和植被特色。

榕树换土不适应导致的枝条退化
如将一些高纬度有休眠习性的盆景植物放在无霜期的低纬度地带无休止的生长,它能不困死过去吗?将耐酸性盆景植物如杜鹃、山松、继木等和耐碱性植物如柽柳、石榴、刺槐、沙棘等土壤换植,它能撑多久?在我国南北纬度差异近五十度的疆土上,任意引栽各种盆景植物素材是有客观选择的。这就是盆景植物生长的特殊性规律。

本地盆景品种露天安然越冬
综上所述,违背植物适应地生境生长特性的资源引进,不切实际的盲目引栽、置换盆景素材,都是要为盆景的后期管理增添累赘而要付出代价的。我们探讨盆景植物生存的普遍性规律和特殊性规律的目的,就是劝导初涉盆景领域的爱好者,望大家带着这个规律意识,去杜绝实践中不该有的损失和不该走的弯路;去领会和探讨下面相关知识的讲座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下一讲 第四讲 盆景分类的边缘特征界定及分类

- 上一主题: 《盆景那些事》2 盆景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下一主题: 王恒亮老师小盆景制作教学(第一集)